廣州兩天的日子,走訪數間教會,遇見不同事奉的肢體,他們各有不同性格,對事奉、宣教、教會的方向都有不同的見解。雖然不能逐一參加教會的聚會,但按著他們的風格及交通的內容,大體也能知道信徒的情況。
其中,來到一個近100人在屋苑開設的聚會點,他們談著要搬去較大的地點,也就令人感到驚訝,難道現在的聚會點可以這樣無限制嗎?! 經查証才知道這是三自教會,在那裡亦遇到一位華人宣教士。分別以後心裡一沉,原來國內很多三自教會已變得家庭化,肢體一下子也未必能分別出來;同時也有點疑惑,那位宣教士為何會來到當中,他大概也知道座堂與聚會點的分別,甚麼使他留下來呢?!
另有一處,他們每星期下午都有出外佈道的時間,弟兄姊妹就在這種訓練下成長,然而,當再參與他們的聚會時知道他們是走靈恩的,感受有了180度的轉變,雖很欣賞他們努力傳福音,心裡的火熱,卻嘆息信仰不統正的教會倒是更熱心傳福音,四處搶走迷羊,我們卻呆在這裡。
其中,來到一個近100人在屋苑開設的聚會點,他們談著要搬去較大的地點,也就令人感到驚訝,難道現在的聚會點可以這樣無限制嗎?! 經查証才知道這是三自教會,在那裡亦遇到一位華人宣教士。分別以後心裡一沉,原來國內很多三自教會已變得家庭化,肢體一下子也未必能分別出來;同時也有點疑惑,那位宣教士為何會來到當中,他大概也知道座堂與聚會點的分別,甚麼使他留下來呢?!
另有一處,他們每星期下午都有出外佈道的時間,弟兄姊妹就在這種訓練下成長,然而,當再參與他們的聚會時知道他們是走靈恩的,感受有了180度的轉變,雖很欣賞他們努力傳福音,心裡的火熱,卻嘆息信仰不統正的教會倒是更熱心傳福音,四處搶走迷羊,我們卻呆在這裡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
Note: Only a member of this blog may post a comment.